niu
当前位置: 股金网 -> 公司

管理规模破万亿!平安理财三年路:锚定"稳健低波",追求前沿数字科技

日期:2023年08月29日 09:27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7570   
导读:截至目前,平安理财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服务客户数约1200万人。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目前其规模位居理财公司前10名,是近三年成长最快的理财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到今年6月末,平安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630亿元。同期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

截至目前,平安理财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服务客户数约1200万人。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目前其规模位居理财公司前10名,是近三年成长最快的理财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到今年6月末,平安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630亿元。同期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04亿个,也就是说,每10个理财产品投资者,就有一个是平安理财的客户。

三周年之际,券商中国记者专访了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平安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熊珣、平安理财首席信息官封群,以及一些一线员工。在谈及差异化竞争优势时,他们给予这片土壤的交集评价是“更加灵活化、市场化、更重科技”。而这些特点,确实在目前平安理财灵活体制机制、产品稳健运作及不断探索多元化创新服务里可见一斑。

用最具多元化背景和专业资管经验的人才队伍,打造“4+4”的固收和含权投资组织架构;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人格化探索和产品经理前置于业务部门的“部落制”,不断推动数字科技赋能业务;用今年上半年以来费前年化收益率均在4.5%以上、以“卓越”系列为代表的“固收+”产品线,凸显出自身在“绝对收益”领域的实绩亮色。平安理财正持续巩固自身在理财行业里善于创新、风格稳健的鲜明风格。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表示:“专业创造价值”是一个信仰。平安理财刚刚走过的头三年只是一个开端,它将会在专业创造价值的路上一直坚持长期主义。

资管经验+多元化背景,筑牢投研核心竞争力

“自成立之初,平安理财方向就很明确——用资管规律,或者说是用资管基因的角度来诠释发展。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运营还是市场岗位,我们都招揽有资管经验的人来经营这家公司。这才能确保公司的投研能力突出,才能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有核心竞争力的资管公司。”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事实上,平安理财在筹备开业期间的班底,就已显示出与绝大多数同业的不同:并不只是以原平安银行资管部的班底为主,同时还引入了平安集团内部证券、资管、信托、基金等人员。

平安理财成立后,一方面从平安集团内部大力引进适配人员;另一方面从外部社招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基金、券商、资管机构经验的市场化人才;同时还加强对校招员工的全面培养,逐步形成一支背景多元化、能力梯队化的人才队伍。

“资管经验+多元化背景”的底色,确保了平安理财的人才结构具备深厚的资源整合能力。刘凯本人就在两年前加入平安理财,而他具备20年的公募基金从业经验。据刘凯介绍,截至目前,平安理财从管理层到各业务条线骨干,75%以上都来自于非银机构。

经过三年发展,“资管基因、多元化背景”的重要性,在由固收和含权两大板块构成的投研组织架构和所用多资产策略上愈发凸显。“4个含权团队,加上4个固收团队,基本上形成了我们在绝对收益能力建设上的主要载体。”刘凯说。

固定收益投资部门由四个团队构成:

首先是现金团队,该团队负责管理以摊余成本法计价的现金管理产品和一些市值法计价的现金+产品,主要是由曾在公募基金公司负责管理过货币市场基金的专业人士组建;

其次是标准化债券投资团队,追求取得比公募纯债基金更高的阿尔法收益;

然后是银行理财较传统的固收加非标投资团队,将非标资产当作固定收益贡献源之一,用多策略的方式进行固收投资;

最后是“固收+”团队,本质是在绝对收益的方向下,追求固收增强,大致包含5%-10%的含权比重。

含权投资部门也由四个团队构成:

首先是量化投资团队,量化方式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公募或私募策略,来构建包括为养老业务做准备在内的长期资产配置能力,目前已发行了3年期和5年期的产品。同时,还给予各业务条线配置建议。该团队由曾在中投公司任资产配置负责人的平安理财首席量化投资官唐沪军负责。

其次是基金投资团队,主要负责含权比例超过20%,期限在两年期及以上的封闭式混合类产品。该团队直接参与股票投资及公募基金投资,内设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研究员,共同辅助组合的构建。该团队牵头人员是曾任招商基金总助、国投瑞银基金副总经理的平安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袁野,有着25年公募基金从业经验,曾管理过社保、专户等形态的资产。

第三个是策略配置团队,负责构建策略配置产品线,负责人是平安理财首席配置投资官陈芳,曾任广发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她的团队在FOF投资领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也服务过很多私行客户,市场口碑不俗。

最后是结构化投资团队,主要是利用固收加上期权,跟券商进行相应合作,采取结构化方式打造绝对收益产品。此团队由朱晓天博士领衔,其曾在华尔街工作多年。

真正锚定“稳健低波”,聚焦3%-8%绝对收益产品线

经历了股、债波动带来的几轮净值负反馈后,投资者求稳心态占上风,越来越多理财公司转而强调真正满足客户“低波”需求。

随着对债券、非标债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资产的研究向深,平安理财将“稳”设为产品体系的特色、将“绝对收益”设为目标,侧重对绝对收益产品线的构筑。

“我们聚焦在年化收益3%~8%的绝对收益产品线,相对收益产品线暂时定位于补充性布局。”刘凯告诉记者。在“稳”的导向下,平安理财对内强调产品风险属性更清晰刻画,评价指标更落于对本金安全性的考核、对业绩基准下线达标率的考核,以及与同期限、同策略产品的相对收益排名的考核。

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末,平安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超800只,涵盖现金、标准化固收、非标、标债+非标、固收+、混合、结构化共七大类。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据绝对比重,以中短期限为主,产品超过700只,规模超4700亿元。

“最底层是现金,现金上一层是现金加,再往上是低波固收,再往上叫中低波固收,再往上就是中波固收,最上层就是固收+——我们是这么按照波动和风险等级来将固收产品分层的。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指标是看客户在持有期产品的最大回撤,用这个指标去定量将产品谱系做分层。”平安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熊珣告诉记者。

据熊珣介绍,固收产品线主要以现金管理类产品和低波的固收产品为主。具体分布上看,现金类产品大概占比一半;现金+和低波固收产品算作一类,大概占比15%~20%;中低波固收大约占比20%;中波固收占比大约5%~10%,剩下为固收+产品。“我们对每类产品都设定了波动和回撤目标”,熊珣说。

在以“稳”为导向的产品基调下,平安理财固收类产品的底层资产也凸显“稳”的底色。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末,平安理财投资资产中存款及拆放同业类资产占比约35%,利率债占比约4%,信用债(含同业存单)占比约49%,权益类资产占比约1.1%,公募基金占比约2.3%。

截至2023年6月底,平安理财固收及固收+产品破净率为0,优于同业股份行理财公司平均水平,且固收产品自公司成立以来均录得100%正收益兑付。

2023年以来,理财行业得到修复,多数产品净值创下市场调整过后的新高。平安理财的“启航”“启元”“卓越”“星辰”系列是在多资产多策略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成立以来持续体现净值稳、业绩优的特征,且在市场多种行情下均保持了一定的“韧性”。以平安理财固收+产品的代表“卓越稳健”“卓越成长”系列为例,截至6月末,该系列今年以来费前年化收益率均在4.5%以上。

到期业绩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前述固收+卓越系列产品历史共开放90期,实现到期年化收益均值3.62%。固收产品的主打系列“启航”产品历史共开放604期,实现到期年化收益均值3.9%。

刘凯和熊珣均将固收系列产品业绩稳健归因为多资产多策略的奏效和主动交易能力提升:固收系列稳健业绩背后是专业、科学和系统化的组合投资策略平台,通过对于市场主动研判,主策略和交易策略灵活组合,策略储备深且广,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市场环境。

与行业规律相符,成立三年,固收产品承担了平安理财规模增长的引擎作用。而到今年,理财行业出现主动放弃规模崇拜,注重规模和质量并重的声音。负责平安理财固定投资部的熊珣,对此有特别感触:“公司也在讲高质量发展,我觉得可能冲规模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把产品收益报价报高一点,可能短期就能迎来规模的激增。但我们应该更关注业务的可持续性。我不希望规模是报价报上去的,我希望是因为我们到期收益就是比别人好、策略就是比别人更有效而上去的”。

“4个65%”保障科技持续投入,探索前沿数字应用

“数字科技”成了平安理财三年路上鲜明标签。

科技资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平安理财的经营和管理流程中,覆盖产品研发、投资交易、市场销售、风险管理等各业务板块。“成本压力是永恒问题,如何用科技投入来换取成本的长远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业务增长与科技建设形成美妙共舞”,平安理财首席信息官封群说。

封群告诉记者,“MAP”资产配置平台和“方舟”风险管理平台就是代表性创新成果,这两个系统已经在平安理财投研配置和风险控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量、穿透、实时,监管对科技系统的要求很高且一直在迭代,给资管机构‘超限’的时空容忍度很低。幸运的是,我们平安理财一开始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封群说,“而且我们的风控算法模型自主可控,开放兼容市场通用风控模型,实现可插拔式调用。”

松耦合、轻量化、开放性、自主可控、持续迭代,是平安理财一开始就给科技系统设定的五个目标。历时三年,这些目标逐一落地:平安理财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系统,其采用了松耦合、分布式、高韧性的云原生技术架构,引入包括平安集团债券智能投研平台、KYFM、领航交易系统等先进科技应用系统模块,进行积木式创新性构建,以“搭积木”的形式打破了“烟囱式”架构带来的桎梏,确保系统整体的可扩展性与多样性满足能力。

据记者了解,平安理财科技平台的松耦合水平已提升至80%-85%,为下一步升级为“自耦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平安理财风险管理系统为例,其拥有超过300项的风控规则,在松耦合的云原生架构下可实现从一个月快速开发、到用户分钟级的柔性配置,当日即可实现新增风险指标的需求。

“过去紧耦合状态下,科技团队需要做大量的关联性开发,随着松耦合水平持续提升,团队在开发时需调用的资源大幅减少,效率显著提升,系统功能可实现更快速的迭代。更重要的是,公司自研的技术和从外部采购的解决方案兼容性与适配性亦得到全面提升。”封群表示。

封群用“4个65%”归纳平安理财科技资源投入分布:

第一个65%,是围绕当下业务发展与实用场景的科技投入占比65%,投资未来创新模式和科技争先的占比为35%;

第二个65%,是由合规驱动、满足监管政策而来的科技投入占比65%;由业务和市场驱动的占比为35%;

第三个65%,是围绕着资产管理模式和财富管理模式双轮驱动的科技投入占比为65%,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职能应用占35%;

第四个65%,是平安理财自建科技能力和对内借力平安集团科技资源合计占比65%,使用外部最佳实践科技资源占比35%。

“4个65%”的科技投入,极大地支撑了平安理财三年业务高质量增长。据了解,平安理财产品数量较开业增长12倍、销售渠道数增长20倍、交易笔数增长达20倍,而这一且高速增长都建立在平安理财人力系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

更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理财对“科技资管”的理解和应用还不止于传统科技系统层面,它还率先进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人格化探索,用拥有流程处理、数字化处理、AI分析能力、生成式AI的数字员工,将真人员工从重复、冗杂、规则明确的日常工作中逐步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高难度、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校对:赵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苏小糖

分享到微信
gup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