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业进入新上升周期国内船企IPO态度谨慎
在经历了10多年的萧条后,中国造船订单的激增给低迷的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据央视最新消息,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将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按载重吨计算,造船完工量,新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7.3%,55.2%和49.8%在全球新船订单中,超过49%的双燃料绿色船舶订单由中国建造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达1036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5%。
对此,某券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船舶行业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约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向伟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受航运市场运价高企,环保标准提高,老旧船舶带动的更新换代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新造船需求进入上升周期在供给端,全球造船业的产能已经进行了数次深度调整,目前仍处于紧张状态因此,需求与供给的错位促使当前民用造船业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在之前的造船业大周期中,国内很多造船企业都是利用市场需求激增,订单爆满的机会实现IPO的而当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在向高端转型的造船业中,哪些公司能够实现IPO的梦想
造船业进入上升周期。
新一轮上市机会来了。
从2021年开始,造船业的复苏若隐若现伴随着去年龙头船厂订单爆满,码头全面开工,业内大多预测造船业新一轮上升周期已经到来
去年9月,在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陶建曾表示,公司手持订单的船舶结构和订单周期都比较满,排期已经到了2026年。
伴随着市场的变化,散货船和油轮将对未来的利润增长做出重要贡献陶建表示,20年造船周期,特别是环保和大型造船势在必行,这导致了新老船舶需求的增加
一般来说,造船业平均每20 —30年经历一个大周期,需求周期,船龄更替周期,环保公约是三大因素回顾之前的造船业大周期可以知道,从1996年到2008年,造船订单上行周期约为12年,2008年后,造船业开始进入下行周期,2009年到2020年,下行周期持续了约11年
上一轮造船业上升周期,大量造船企业订单爆满,业绩大增,纷纷上市。
一家成立于2000年左右的中小型船厂老板向《证券日报》记者回忆:2003年到2008年,我们船厂的业绩最好当时不仅大船厂订单爆满,中小船厂也接到了软订单接到新订单,原料准备还没准备好新加坡公司直接把造船需要的零件都拖到东南亚自己完成,利润却被国内船厂赚走了由此可见受欢迎程度
蓬勃发展的市场不仅推动中国造船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还催生了一批上市公司,许多造船厂在a股,港股甚至新加坡上市。
据同花顺统计,按照申银国际产业分类,截至目前,船舶行业a股上市公司共有11家,分别是中国船舶,中国重工,CSIC ,中国海防,CSIC ,天海防务,亚星锚链其中,上一轮行业周期有多家公司上市
那么,伴随着造船业这个大周期的到来,会不会再产生一批新的上市公司呢。
有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一轮造船行业周期,有多家公司在a股,港股,新加坡上市,本轮行业周期也有望带动部分企业上市此外,科技属性强的企业也可以寻求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这一轮造船业周期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到实现盈利的时候在实现盈利的时候,产业链相关的公司还是有上市机会的有业内人士表示
造船业的集中度提高了。
航运公司上市需要硬实力。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虽然业内对造船业的未来颇为看好,但不少中小船企表示,目前尚未感受到行业上升周期的到来,后市仍需观望。
十几位船厂老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没有上市计划,公司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发展。
对此,a股某造船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造船市场持续去产能,现在与造船市场上一个高峰周期的环境明显不同。
回顾上一轮行业增长周期,当时只要有钱建厂,有订单就能造船,使得船厂数量激增从全球活跃的造船厂数量来看,根据华晶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2007年,全球有678家造船厂在运营,2010年,中国造船企业数量达到峰值818家
可是,大规模建厂造船后,大量新船充斥全球各大航线,导致产能过剩造船业由热转低,大部分中小船厂倒闭,部分上市公司也难逃被迫转型或易主的命运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造船企业数量已降至376家,比2010年最高值下降44%。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一轮造船业上升周期,很多船厂成功上市,但存活下来的很少,大部分都处于负债累累的状态,这也让中小船厂的老板对上市持谨慎态度。
根据消息显示,曾被誉为a股造船科技第一股的上海嘉豪,在经历了两次主营业务转型后,仍未逃脱三次易主的命运。
此外,2010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的荣盛重工是当年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内地民营企业,但现在该公司负债累累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5091.8万元,同比下降62.38%,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3.81亿元,同比增长360.21%,公司总负债96.54亿元,总资产14.06亿元
据同花顺统计,2021年,中国重工,中国船舶,郭蕊科技,CSDCD,中科海讯等5家公司扣非后全部亏损。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船业刚刚复苏,造船企业的新订单尚未实现转化为利润所以造船企业需要时间提升业绩,公司上市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目前,造船业仍在底部等待回升当行业略有好转时,中小型船公司仍在复苏某券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大规模上市仍需等待行业趋势的进一步解读
有券商分析,在上一个周期,新签船单的交付时间短则两年,长则五年预计2023年此轮交割将开始加速,船公司业绩有望逐步好转
除了订单兑现成业绩需要时间,经过10多年的并购,造船业更加集中,订单多被大船公司拿走,而中小船公司生存不易,导致中小船公司不太愿意上市。
目前,我们的订单没有增加行业复苏能否给我们带来机遇,还有待观察一位南方中小船厂老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造船业去产能后,大部分造船企业兼并做强,大量中小造船企业倒闭破产现在有实力的上市船企都被甩在后面,排名靠后的船企几乎接不到散货船,集装箱船,LNG船的订单大多数中小型造船企业都会收到少量的单个船舶零部件订单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排名前十的船厂分别是:江苏长江造船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造船工程有限公司,江南造船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造船工程有限公司,南通翔宇船用设备这10家船厂的订单占行业近70%的市场份额
上述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船舶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实力强,知名度高,所以新订单主要体现在行业龙头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0家船厂中,大连造船,沪东中华,江南造船,青岛北海均属于a股上市公司中海子公司,南通中远,中远海运川崎,大连中远海运隶属于中远海运南通象屿属于象屿股份,长江航运已经上市尚未上市的新时代造船也多次尝试上市
根据消息显示,新时代造船的实际控制人为袁凯飞为了实现上市,袁凯飞在新加坡注册成立了新世纪造船控股公司,作为未来上市的主体,并将新世纪造船,新纪元造船,靖江新世纪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等资产注入其中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等因素,其上市计划搁浅作为国内第二大民营造船公司,未来能否上市,还有待后期市场表现
新环保法规促进船舶升级。
造船企业高端转型势在必行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造船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造船企业要想实现上市目标,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瞄准造船业未来发展方向,顺势而为。
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端化,造船企业做大做强势在必行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中小船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技术水平较低如果他们不向高端转型,只会被市场淘汰
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新政策,推动船舶工业向高端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于2022年8月18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邮轮游艇装备和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提升设计建造能力稳步推进国产大型邮轮项目日前,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竞争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易在去年11月2日召开的中船集团现代供应链建设大会上表示,要加强科技创新,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供应链,深化开放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
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造船业的共识最新消息显示,国际海事组织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推出两项新的短期减碳措施:船舶能效指数和碳排放强度指数
向伟力告诉记者:为满足IMO新环保法规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现有船厂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安装节能装置或技术,更换老旧船舶,使用节能船舶等方面新规的实施将为2023年航运市场的供应端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在新规的压力下,预计高能耗老船将加速淘汰,或提前释放船舶更新换代的需求
鉴于市场对绿色船舶的强烈需求,2022年中国造船业LNG订单数量猛增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全球LNG新船订单量已达163艘,超过2021年的86艘,再次刷新纪录其中,中海企业已拿下45艘LNG船订单,占比近30%,合同金额约98亿美元,约为2021年订单金额的5倍其中,截至去年11月底,中海企业持有的LNG船数量达到66艘,占全球手持订单312艘的21%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技术壁垒高,LNG船过去主要由韩国船厂制造但由于中国大力推动造船业向高端转型,国内已有5家船厂具备生产LNG船的资质,部分船厂去年就斩获了大量LNG船订单
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优惠政策的出台,表明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高端化转型也为船舶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向伟力表示,航运企业可以采用互联网加船舶的思维,再造船舶价值链实现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为船舶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船公司还可以采取战略合作,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更高效地交付订单,形成行业良性循环,此外,相对于成熟的大型船企,未上市的中小船企向高端造船方向的转型,应着眼于特定的高附加值产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配套产品
打破国际技术壁垒
创新核心技术成为上市关键
事实上,市场对绿色船型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将为产业链上的一些公司带来新的上市机会。
投宝研究院产业分析师吴子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造船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船舶设计,原材料,发动机等配套设施,中游是造船,下游应用主要由船公司和拆船/修船公司组成中国船舶处于世界竞争前列,出口量常年高于进口量上游设计及零配件领域,上市公司近三年业绩稳定增长,尚未上市的相对成型企业,在此轮大周期中期盈利实现后,可能会顺利上市
另一家券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船舶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公司还是有上市机会的,尤其是一些与环保挂钩的船舶配套设施,比如生产脱硫塔的公司,限制柴油机动力系统的公司,做帆板等细分赛道的公司,如果足够好,都有机会在科创板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高技术壁垒的公司更容易上市在产业链上游,与船舶设计,原材料,发动机等配套相关的公司都有可能上市,但只有公司实力强大,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满足上市的核心条件
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该会有一批造船产业链中技术过硬,科技属性强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
有业内人士表示,船舶发动机和船舶设计都存在需要突破的技术壁垒如果能通过上市实现技术突破,也是相关公司努力的方向
"目前,已经有船舶设计公司准备申请上市."蔡襄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技术属性硬的上游设计和R&D板块的企业,在科创板的机会更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许一诺